如何提振消费?经济学家建议提升农村养老金 他们消费意愿高

Connor 火币网加密货币 2025-01-06 41 0

【资料来源于新华网、第一财经、国家发改委、中国证券网】

据媒体第一财经报道,在1月5日举行的2025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,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赵扬指出,农村老人的消费意愿高,目前农村养老金较低,如果提高农村养老金对促进消费非常有效。

如何提振消费?经济学家建议提升农村养老金 他们消费意愿高

此言论一出即在网上引发热议!众所周知,农村养老金低一直是敏感话题,而促销费扩内需也是近一段时间官方积极推进的重大经济发展任务。

农村养老金如提升至800元可显著促消费

专家:提振消费不能只盯着城市还应挖掘农村潜力

据报道,1月5日的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,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赵扬几句讲话迅速登上热搜。其称全国农村的月均养老保险金超过1000元的只有北京和上海,其他基本都是月均不足200元。如果对这一部分作个提升,是不是能很大促进消费?大家知道,农村老人似乎不消费,但如果有足够的消费基金的话,他们的消费倾向是非常高的。农村老人65岁、70岁以上的大概1.2亿-1.3亿人,不说北京上海那样的标准,提高到800元左右,总共也就GDP大概1%不到的支出,但对于我们促进消费将会非常有用。

据新华网2024年11月5日报道,2012年至2023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1686元提高到3162元,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由82元提高到214元。由此也能看出各类人群的养老金水平。

如何提振消费?经济学家建议提升农村养老金 他们消费意愿高

新华网报道截图

展开全文

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,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,提升消费能力、意愿和层级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,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。

在此次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,促销费扩内需是主要话题,而关于农村农民的讨论也是多次提及。

据媒体中国证券网报道,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谈及提振消费表示,不能只是将眼光投向城市,还应该把眼光同时投向农村来挖掘农村消费增长的潜力,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更多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,推动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。“我国农村具有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。”连平认为,可以通过改革来推动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、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持续提升。同时,未来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,更多农民变成市民,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。

如何提振消费?经济学家建议提升农村养老金 他们消费意愿高

宅基地市场化的流转有助于大幅提升农村居民财产性的收入。连平表示,作为土地要素的一种形式,宅基地应该与其他形式的土地一样,既具有使用价值,也具有流通价值,应该可以成为持有人的资产。

此外,连平建议,以更大力度的资源投入来促进农民市民化,增加转移性的收入。连平表示,未来国家应该会加大这方面资源的投入来促进户籍人口比例的提升,推动更多的农民转为市民。“展望2030年,假设人口保持在14亿左右,年城镇化率增长0.8%,则平均每年农民转市民的规模约为1200万人,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公共财政保障支出对消费投资带来的推动,可能达到每年1万亿元。”连平建议,从2025年开始,连续五年左右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亿元,专门用于支持城镇化的建设,重点支持农民转市民,与各地户籍率变化直接挂钩,以激励地方政府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。

专家邢自强发言称最近有许多扩内需的积极信号,比如对底层收入群体加强医保社保方面补贴等,都反映了国家对消费的重视。

没有婚恋,哪来的房产、汽车和大型的家居家电的需求?圣诞、跨年的消费明显降低?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指出,年轻人婚恋诉求在降低,他建议应补贴初婚初育。

2024年消费有3大变化 官方给2025年支招

将手机、智能手表手环等纳入补贴、开通银发专列

在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多个重点任务,第一条就是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。

2025年1月3日上午,国新办举行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”系列新闻发布会,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领导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CNBC记者提问如何看待2024年消费领域发生的变化,对2025年消费有何展望?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表示去年一年有几个变化:一是大宗消费增长比较迅速。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的影响,去年9-11月份,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速连续三个月保持50%以上,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速连续三个月保持在20%以上。二是服务消费增长较快。去年1-11月份,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.4%,其中通讯信息服务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。前三季度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10.1%,文化旅游市场比较活跃。三是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涌现。去年一年“国风”“国潮”“新中式”等新消费概念不断涌现,社区集市、后街经济等烟火气比较浓的消费场景也推陈出新,年轻人喜欢的房车露营、汽车后市场新型消费快速成长。

展望2025年,我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优势没有改变,消费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,消费市场将持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。我们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,初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力施策:

一是促进居民增收减负。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,支持更多的劳动者以技能提升带动岗位收入提升。因地制宜推动兴业、强县、富民一体发展,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,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。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。

二是丰富消费产品服务供给。一方面,加力扩围实施“两新”政策,我们将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手环等消费品纳入到支持品类。一视同仁支持线上、线下渠道,不同所有制、不同注册地企业参与以旧换新。另一方面,扩大服务消费,打造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,放宽市场准入限制,以高质量供给来引领有效需求。

三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。这个冬天,不仅东北、内蒙古、新疆等北方地区冰雪消费火热,上海、湖北、四川等地室内滑雪场也持续“升温”。我们将持续提升冰雪场地设施数量和公共服务水平,提升这方面的消费。另外大家都知道,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.9亿,我们将聚焦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,培育潜力产业,扩大老年助餐、居家助老、社区便民、机构养老等服务,让智能辅具、银发专列、老年游学等新鲜事物进入更多老年人生活。

四是改善消费环境。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,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。落实好带薪年休假制度,释放节假日消费需求。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,组织开展国货潮品进乡村、进社区等公益行动。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,着力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。

评论